• 注册
  • 登录
  • 招商
  • 西藏岗巴县:指尖技艺编织百姓致富路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08-16    文字:【】【】【

      

      在西藏日喀则市岗巴县吉汝村德勒康桑编织手工专业合作社内,白玛央金正坐在一台木制斜织机前,一手绕扣,一手纺线。一踩一踏,白色的藏式羊毛垫在她翻飞的指尖下初见雏形。

      2022年,德勒康桑编织手工专业合作社成立,从小跟着家人学习卡垫编织技艺的白玛央金便负责该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营。在吉汝村,这样的合作社只有两个,一个为养羊合作社,属于村集体合作社;另一个则是编织合作社,兼具妇女职业技能培训职能。在岗巴县人社局的扶持下,合作社集中购入了编织设备和材料,并举办“藏毯编织”培训。

      “现在有16位村里的妇女来这里学习编织,”白玛央金谈及最初接手合作社的初衷,“想让更多的妇女有一技之长。”吉汝村位于边境地区,地处要塞,巡边守边成为当地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边放牧,一边巡逻是许多家庭男性的主要工作,而妇女则更多是闲赋在家。

      在白玛央金看来,用好合作社这一空间,既能很好地保护传承传统技艺,又能为当地妇女新增一条致富渠道,“我们把编织藏毯的视频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里,就有人会来问。”据了解,编织手工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共解决了5名妇女就业问题,创收16万元,分红10万元。

      吉汝村通过编织技艺,实实在在地带动妇女增收致富。而这一幕,只是岗巴县文化振兴的缩影。

      在岗巴县,编织技艺历史悠久,其中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岗姆冲卡垫尤具地方特色,工艺精巧,色彩鲜艳。作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门德村的央拉姆从父亲手里接过这门手艺,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从羊毛挑选、清洗到染色、编织,她事无巨细地指导着每一个步骤,“我觉得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扬这门古老技艺的重任,要让它代代相传,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掉。”

      为了让岗姆冲卡垫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央拉姆不仅在当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集体优势传承发展非遗技艺,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还带领团队参与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利用珠峰文化旅游节、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等各节点,积极开展非遗宣传活动。“岗姆冲卡垫有着独特的魅力,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岗姆冲卡垫。”央拉姆说。(中国西藏网 记者/边子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

    上一篇:冲压材料加工龙头新柔轮工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下一篇:“龙江巧女”手工编织培训 助力女性创业就业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5 傲世皇朝注册登录木业有限公司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